你好,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
背景:
阅读新闻

(三)呼吸系统疾病

[日期:2009-01-12] 来源:唐汉中医药网  作者:未知 [字体: ]

  1.上呼吸道感染

    是鼻腔、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统称。表现为咽部不适、疼痛、鼻塞、打喷嚏、流鼻涕、咳嗽、呼吸不畅、发热、全身不适和头痛等。

    (1)白细胞(WBC)计数及分类(DC)检查:病毒性感染者, WBC计数正常或偏低,淋巴细胞(L)百分比增高;细菌感染者, 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(N)百分比均增高。

    (2)血液病毒和病毒抗原测定:用以分离出病毒和判断病毒类型,有利于治疗。

    (3)痰液细菌培养:并发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者,通过痰液细菌培养,可找到致病菌,以便选用敏感的抗生素。

    2.支气管哮喘

   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,是一种因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,在过敏原或其他过敏因素刺激下引起支气管可逆性阻塞的疾病。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,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或更长,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。除选做胸部X线摄片、肺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外,以下化验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:

    (1)血白细胞(WBC)计数及分类(DC)检查:白细胞数正常或偏高(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,中性粒细胞(N)百分比同时升高);嗜酸性粒细胞(E)百分比增高,直接计数一般高于300×106/升(300/微升)。

    (2)痰涂片及培养检查:痰涂片镜检,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和夏科一莱登结晶等;痰培养检查,可培养出诱发哮喘的致病菌。

    (3)血清免疫球蛋白E(IgE)测定:外源性哮喘免疫球蛋白E增高。

    (4)皮肤过敏试验:可检出引起哮喘发作的过敏原。

    3.肺炎

    指肺实质的急性炎症。肺炎是常见病,种类繁多,按解剖可分为大叶性(肺泡性)、小叶性(支气管性)、肺段性、间质性肺炎;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、病毒性、支原体性、衣原体性、立克次体性、真菌性及原虫性肺炎。临床上以起病急,有寒战、高热、胸痛、咳黏稠痰或脓痰(有时出现血痰或铁锈色痰)为特点。除胸部X线摄片有诊断价值外,以下化验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:

    (1)血白细胞(WBC)计数及分类(DC)检查:细菌性肺炎,白细胞数量增高可达(20~30)×109/升,中性粒细胞(N)百分比增高可达80%以上

    (2)血沉(ESR)测定:可增快。

    (3)痰及血培养:如培养阳性,可明确致病菌。

    (4)鼻咽拭子培养及冷凝集试验(CAT):如咽拭子培养出支原体,冷凝集试验的滴度高于1:32,可支持支原体肺炎的诊断。

    (5)呼吸道分泌物涂片或特殊培养:有助于念珠菌及军团菌肺炎的诊断。

  4.肺炎双球菌肺炎

  是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肺段或肺叶呈急性炎性实变,是肺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,也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。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剧、高热、寒战或畏寒,典型病例呈生病容、面颊绯红、气促、口唇周围常发生单纯疱疹等;咳嗽,咳铁锈色痰或白色黏痰,胸痛、轻重不等的呼吸困难,严重感染伴菌血症、败血症者,可有消化道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等。

    (1)白细胞(WBC)计数及分类(DC)检查: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(N)均显著增加。

    (2)痰培养:肺炎链球菌阳性,可确定诊断。

    5.克雷伯杆菌肺炎

    是由肺炎杆菌引起的化脓性肺炎,多见于老年体弱者。临床上以起病突然,急性病容,寒战,高热,咳嗽,咳脓痰及砖红色胶冻痰且不易咳出为特点;发绀、呼吸困难,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消化道症状;严重病例,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,呼吸衰竭。

    (1)白细胞(WBC)计数及分类(DC)检查: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(N)均增多。

    (2)血和痰培养:痰培养阳性,可明确诊断;未经治疗者,有20%~50%血培养可呈阳性。

    6.铜绿假单胞菌(绿脓杆菌)肺炎

    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肺炎,多见于院内感染,病情严重,病死率高。临床上,全身中毒症状严重,体温波动大(高峰在清晨),咳嗽、咳脓痰(有咳翠绿色脓性痰的),呼吸困难、发绀,病情严重时神志模糊等。

    (1)白细胞(WBC)计数:WBC计数可中等升高或正常。

    (2)痰液或胸液培养:培养阳性,可明确诊断。

    7.支原体肺炎

    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炎,即过去所谓的非典型性肺炎。本病起病缓慢,可有乏力、咳嗽、咽痛、肌肉痛、纳差等症状。

    (1)白细胞(WBC)计数:正常或稍增高。

    (2)痰培养:如找到肺炎支原体,可明确诊断,但检出率较低。

    (3)冷凝集试验:三分之二患者可为阳性,滴度效价>1:32。

    (4)支原体抗体测定: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(IgM)效价≥1:16,或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G(IgG)效价上升4倍,可为阳性,其敏感性为87%,特异性为81%;间接血凝试验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(IgM)抗体,敏感性为89%,特异性为93%。以上检测均有辅助诊断价值。

    8.衣原体肺炎

    是由肺炎衣原体引起的肺炎。临床表现轻重不一,无特征性,主要见于年轻人。通常症状较轻,可有发热、干咳、寒战、胸痛等;肺外有结节红斑、甲状腺炎、脑炎、肌痛、咽喉炎等表现。

    (1)白细胞(WBC)计数:正常或稍增高。

    (2)红细胞沉降率(ESR)测定:可增快。

    (3)补体结合抗体试验:免疫荧光试验检测,10天到1个月后免疫球蛋白M(IgM)阳性(1:16以上),6周后免疫球蛋白G(IgG)阳性。

    (4)抗原检测:直接、间接免疫荧光试验,酶免疫吸附试验(EIA)均可为阳性。

    9.肺脓肿

    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。以急起的高热、咳嗽、咳大量脓臭痰等为特点。胸部X线摄片、支气管镜检查及胸部 CT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。

    (1)血白细胞(WBC)计数及分类(DC)检查:白细胞总数增加可达(20~30)×109/升,中性粒细胞(N)百分比增加,达80%~90%(个别超过90%),有核左移现象。

    (2)痰液检查:痰外观呈脓性,黄绿色,可有血性;痰液放置后可分为三层,底层为大量脓渣,中层为浆液,上层为黏液泡沫;可培养出致病菌。

    (3)血沉(ESR)测定:可增快。

    10.胸腔积液

    各种病理情况下,使胸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,从而使胸腔内液体量增加,称为胸腔积液。临床表现有胸闷、胸痛、发热、心悸、气促、呼吸困难等。胸部X线检查、CT、B超检查等,对诊断有重要意义。

    (1)胸液常规检测:外观,漏出液清,常呈淡黄色;渗出液微浊或混浊,可为草黄色,脓性、血性、乳糜性。比重,漏出液<1.018,渗出液>1.018。Rivalta试验,漏出液为阴性,渗出液为阳性。细胞计数与分类:漏出液<10×107/升(/L),主要为内皮细胞;渗出液常>50×108/升,急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(N)为主,慢性炎症、肿瘤以淋巴细胞(L)为主。

    (2)胸液生化检测:蛋白定量,一般<30克/升(g/L)为漏出液,>30克/升为渗出液;胸液蛋白/血清蛋白<0.5为漏出液,> O.5为渗出液。葡萄糖定量,漏出液与血液含量相等,渗出液常低于血液含量。酶学测定,乳酸脱氢酶(LDH)>200单位/升(U/L)为渗出液,LDH<200单位/升为漏出液;胸液LDH/血清LDH> O.6为渗出液,<0.6为漏出液。腺苷氨酶(ADA)明显增高,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,化脓性及风湿性胸液亦可增高。淀粉酶(AMY)增高,提示为急性胰腺病变、恶性肿瘤、食管破裂。癌胚抗原(CEA)测定:>15微克/升(μg/L),提示为恶性胸腔积液。

    (3)胸液病原体检测:漏出液无致病菌,渗出液可找到病原菌。

    (4)胸液细胞学检查:脱落细胞检测,50%以上的恶性胸腔积液可经细胞学检查确诊;染色体检测,恶性胸腔积液以超二倍体为主,多数为非整倍体,并可出现染色体结构异常。

    (5)还有一些测定,如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、抗PPD抗体、抗分子杆菌P32抗体,补体C3、C4、CH50。等测定,均有助于病因的诊断。

    11.化脓性胸膜炎(脓胸)

    系指脓性液体积聚于胸腔,多系肺、腹腔或全身感染的并发症。临床表现有急性起病、畏寒或寒战、高热(呈弛张热)、较剧烈胸痛、咳嗽、胸闷、气促等。胸部X线、CT等检查,有重要意义。

    (1)白细胞(WBC)计数及分类检查:WBC计数增高,常在15×109/升(/L)以上,以中性粒细胞(N)为主,并有核左移现象。

    (2)胸液检查:为渗出液,外观呈脓性,白细胞(WBC)>10×109/升(/L),以中性粒细胞(N)为主;胸液pH值<7.2,胸液乳酸脱氢酶(LDH)>1 000单位/升(U/L),胸液涂片可见细菌,脓液培养可确定致病菌。

    (3)亚甲蓝(美蓝)试验:疑有支气管胸膜瘘,可向脓腔注入1%亚甲蓝2毫升,如咳出痰呈蓝色,则可确诊。

    12.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

    是在严重感染、创伤和误吸等多种原发疾病和诱因的作用下,发生的一种急性衰竭。临床表现,在原发疾病发生(后)12~72小时后出现胸闷、气促、咳嗽咳痰、烦躁不安,进一步再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、窘迫和神志改变;呼吸急促(>35次/分),鼻翼翕动,发绀,吸氧不能使之改变,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和肋间隙凹陷等。胸部X线、CT等检查有重要诊断意义。

    (1)血气分析等检测:动脉血氧分压(Pa02)降低,≤8.0kPa(千帕)[60毫米汞柱(mmHg)];或吸人氧浓度(FiO2)>60%时, PaO2<6.67千帕(<50毫米汞柱),吸入纯氧15分钟后,PaO2<46.55千帕(350毫米汞柱),在氧疗过程中仍继续下降,早期动脉二氧化碳分压(PaC02)正常或偏低,后期则增高,并出现相应呼吸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,严重病例存在混合型酸碱失衡,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(PA-aDO2)于吸入纯氧15分钟后,仍>26.7千帕(200毫米汞柱)。

    (2)漂浮导管检查:经肺动脉置入Swan-Gang导管,ARDS患者的肺动脉楔压(PAWP)<1.99千帕(15毫米汞柱),除休克者外,心排量增加,而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PAWP往往≥2.67千帕(20毫米汞柱)。

    (3)肺放射性核素体内标记:以111aIn标记转铁蛋白检测肺血管外蛋白积聚量,及99mTc标记测红细胞胸内血流分布,计算血红蛋白积聚指数,可较早发现肺泡-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。

    13.慢性阻塞性肺疾病

    它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两种疾病。临床上慢性支气管炎以咳嗽、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;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时,在原有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,随后发展到休息时也气急,严重时可出现如口唇及手指发绀、嗜睡、神志恍惚等呼吸功能衰竭的表现。胸部X线检查和肺功能检查,有助于诊断。

    (1)白细胞(WBC)计数及分类检查: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(N)均增高。

    (2)痰液检查:痰涂片可见革兰阳性细菌,可确定诊断。

    (3)肺功能检查:通气功能障碍指标进一步下降,残气容积占肺总量百分比(RV/TLC)>40%。

    14.肺源性心脏病

    肺源性心脏病主要由支气管、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所致的心脏病。以长期咳嗽、咳痰、肺气肿、心悸、气急、呼吸困难、发绀等为特点。胸部X线摄片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,对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有重要意义。

    (1)部分肺源性心脏病伴有肺部炎症时:须做有关诊断肺炎的化验检查。

    (2)血气分析:可有动脉血氧分压(Pa02)下降,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(PaC02)升高。

    (3)肝功能检查:因右心功能不全所致的肝淤血,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)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(AST)值升高。

    15.呼吸衰竭

   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障碍(进入肺泡内气体减少)和(或)换气功能障碍(肺泡内氧难以进入血液),导致缺氧伴(或不伴)血二氧化碳增高,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。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、口唇和指甲发绀、兴奋躁动、白天嗜睡晚上烦躁,甚至昏迷、抽搐,心率加快、心律失常、颈静脉怒张、血压下降等。

    (1)不吸氧血气分析:动脉血氧分压(PaO2)<8.0千帕(kPa)[60毫米汞柱(mmHg)](I型呼吸衰竭),或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(PaCO2)>6.7千帕(50毫米汞柱)(Ⅱ型呼吸衰竭)。

    (2)吸氧血气分析:经吸氧、增加通气量(呼吸兴奋剂或机械通气)治疗后,Pa02增高,PaC02下降。

    16.支气管-肺念珠菌病

    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急性、亚急性或慢性支气管、肺感染,较为常见。临床上可分为支气管炎型、肺炎型、支气管一肺炎型三型,其表现不同。胸部X线摄片,有助于诊断。

    (1)病原体检查:痰、支气管肺泡灌洗液、胸水直接涂片镜检或做染色,可发现芽生孢子及菌丝,痰培养连续3次以上阳性,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;血液和脑脊液培养找到念珠菌,组织活检有念珠菌丝侵入特征性病损,均可确诊。

    (2)血清免疫学检查:血液中抗念珠菌抗体、甘露聚糖抗原及热不稳定抗原等测定阳性,有助于诊断。   

    17.肺曲霉菌病

    是由曲霉菌感染或吸入曲霉菌属抗原引起的一组急、慢性肺部疾病。本病包括过敏型曲霉菌病、侵入型曲霉菌病、寄生虫型曲霉菌病,临床表现有所不同。胸部X线检查,有诊断价值。

    (1)嗜酸性粒细胞(E)检测:过敏型曲霉菌病,E可增高。

    (2)病原体检查:支气管一肺泡灌洗液培养可发现曲霉菌,组织学检查有菌丝入侵组织的形态学表现或培养阳性,均可确诊。

    (3)血清免疫学检测:过敏型曲霉菌病患者,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(IgE)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(IgE)均明显升高;用放免法和酶联吸附法(ELISA)检测侵入型曲霉菌病患者的循环曲霉菌抗原,为阳性。

    18.肺隐球菌病

    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真菌病。临床表现,轻者多无症状,且可自愈;部分患者有低热、乏力、胸痛等;严重者,可有高热、呼吸困难,并发脑膜炎时症状明显加重,可出现脑膜刺激征。胸部X线摄片,有诊断价值。

    (1)白细胞(WBC)检测:WBC可轻度或中度升高。

    (2)血沉(ESR)测定:部分病人可增快。

    (3)病原体检查:痰液经墨汁染色,可找到隐球菌,有诊断价值;组织培养,分离到病原体,可以确诊。

    (4)免疫学检测:对血、胸水、痰做荚膜抗原测定,阳性,有较高诊断价值。

    19.肺放线菌病

    是由放线菌引起的慢性化脓性和肉芽肿疾病。临床上起病多缓慢,早期症状不明显,后出现低热、咳嗽,伴少量黏痰、胸痛、体重下降;病情加重时,可出现寒战高热;病变累及胸膜,可形成胸壁瘘管,排出含硫黄色颗粒脓液。胸部X线检查,有助于诊断。

    (1)血常规检查:白细胞(WBC)总数增高,可出现贫血。

    (2)血沉(ESR)检查:可加快。

    (3)病原体检查:分泌物中找到直径为O.25~3毫米的黄色颗粒,有诊断意义;分泌物培养阳性,有辅助诊断意义。

    20.肺奴卡菌病

    是由奴卡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、慢性肉芽肿一化脓性肺部感染。临床上呈亚急性起病,以后趋于慢性病程,症状类似肺结核,可有发热、咳脓性痰、咳嗽、咯血、胸痛,常伴全身乏力、盗汗、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等。

    (1)血常规检查:白细胞(WBC)计数可正常,但中性粒细胞(N)增高;血红蛋白(Hb)下降。

    (2)血沉(ESR)测定:可增快。

    (3)病原体检查:痰、脓液、脑脊液直接涂片,组织学活检或培养,可找到病原菌,可确定诊断。

    21.肺球孢子菌病   

    是由肺球孢子菌感染引起的肺真菌病。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进行性,前者呈急性、自限性呼吸道感染;后者表现为慢性,常为致死性的全身感染。胸部X线检查,有诊断意义。

    (1)白细胞(WBC)及分类检测:WBC计数增高>10×109/升(/L),嗜酸性粒细胞增高>5%。

    (2)球孢子菌素皮试:90%患者起病后4周,皮试反应可阳性,有助于诊断。

    (3)病原体检查:痰、穿刺液、纤维支气管镜标本,经氢氧化钾处理,涂片可见含内孢子的孢子囊,有诊断意义;肺球孢子菌培养阳性,有确定诊断意义。

    (4)血清免疫学检测:检测球孢子菌抗体,极少假阳性,且抗体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。试管沉淀试验检测抗肺球孢子菌抗体免疫球蛋白M(IgM),感染第二周至三个月,阳性率高达90%,适用于早期诊断;补体结合试验检测抗球孢子菌抗体免疫球蛋白G(IgG),感染后第四周50%患者阳性,第八周90%患者阳性。

    22.肺组织胞浆菌病

    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引起的急、慢性肺真菌病。本病临床上分为急性型、慢性空洞型、播散型三型,其症状不同。胸部X线检查,有助于诊断。

    (1)血常规检测:一般无白细胞(WBC)升高,严重者可有 WBC减少;可出现贫血和血小板(PLT)减少。

    (2)肝功能检测:可有肝功能异常,可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)升高。

    (3)乳酸脱氢酶(LDH)测定:可增高。

    (4)组织胞浆菌皮试:皮试后48~72小时,红肿硬结≥5毫米(mm)为阳性,提示曾受过或正受组织胞浆菌感染。

    (5)病原菌检查:痰、纤维支气管镜刷检,灌洗标本,活检组织涂片或培养,找到组织胞浆菌,可以确诊。

    (6)血清免疫学检测: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组织胞浆菌糖原抗原(HAP)阳性,提示为活动性感染,有诊断价值;补体结合试验,感染3周后可为阳性,可维持数月,滴度升高4倍以上或滴度>1:32,高度提示近期感染。

    23.结节病

    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。以肺内结节最多见,占90%以上。临床上起病缓慢,全身症状有发热、盗汗、乏力、消瘦等;肺部表现有咳嗽、咯血、胸闷、气促,甚至发绀,可因合并感染而加重病情;累及器官和组织不同,可出现不同的症状。胸片、胸部CT、放射性核素67Ga肺扫描检查等,具有重要诊断意义。

    (1)血常规检查:活动期,白细胞(WBC)可升高;可出现贫血。

    (2)血沉(ESR)测定:可增快。

    (3)血钙和血尿酸测定:血钙、血尿酸可增高。

    (4)血清酶测定:血清碱性磷酸酶(ALP),可增高;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(SACE)活性,在急性期可增高,对诊断有参考价值。

    (5)旧结核菌素(OT)或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(PPD)试验:阴性或极弱阳性。

    (6)结节病抗原(Kveim)试验:可为阳性。

    (7)活组织检查:支气管镜检查、肺活检等,发现肉芽肿,可以确诊。

    24.肺泡蛋白沉着症

   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少见慢性病,其特征是病理组织学检查见肺泡腔和细支气管内蓄积着过碘酸,雪夫染色(PAS染色)呈阳性的富脂质样颗粒状或絮状物质,肺泡内无炎症和纤维化。临床上,30~50岁男性多见,发病隐匿,常见的典型症状为进行性活动后气短,还有咳嗽、咳痰、胸闷不适、疲乏无力,合并感染时可有发热等。胸部X线检查、胸部CT、磁共振检查、放射性核素扫描等,有助于诊断。

    (1)血清乳酸脱氢酶(LDH)等测定:LDH升高,血清结合珠蛋白A(SP-A)和D(SP-D)明显升高。

    (2)痰液检测:发现PAS染色阳性物质,有助于诊断;痰培养,为阴性;SP-A量,比其他疾病高400倍。

    (3)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:此检测极有诊断价值,发现灌洗液呈牛奶样或泥沙样,其中含有大量无定形脂蛋白物,PAS染色呈嗜酸颗粒;生化检查示磷脂和蛋白占优,SP-A、SP-D显著升高。

    (4)肺功能检测:可表现为肺活量及功能残气量减少、弥散功能减低,动脉血氧分压(PaO2)下降,分流分数Qs/Qt常大于20%。

    (5)肺活检:可见大部分肺泡内充满颗粒状、絮状物质,呈 PAS染色强阳性。

    25.囊性肺纤维化

    是一种家族性先天性疾病,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,又称黏液黏稠病、全身性分泌腺病。主要症状为呼吸道反复感染引起肺囊性纤维化,心肺功能不全;出现胰液缺乏,消化吸收不良和发育严重障碍;汗液中电解质含量异常等。胸部X线摄片,有助于诊断。

    (1)汗液NaCl测定:本试验对儿童诊断价值较大。

    (2)十二指肠引流液测定:引流液黏稠度和胰蛋白酶(Try)测定,血清做胰功能测定,均有诊断价值。

    (3)血清维生素A(VA)测定:口服VA后,血中VA仍很低。

    (4)血清胆固醇(TC)测定:TC很低。

收藏 推荐 打印 | 录入:tanghan | 阅读:
相关新闻       化验单 
本文评论   查看全部评论 (0)
表情: 表情 姓名: 字数
点评:
       
评论声明
  • 尊重网上道德,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
  •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
  •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
  •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
  •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