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理分站:
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: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
背景:
阅读新闻

18.乌梅

[日期:2012-08-01] 来源:  作者:佚名 [字体: ]

 18.乌梅

    乌梅又名合汉梅、桔梅肉、黄仔、梅干、梅实、黑梅、酸梅。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。主产于福建、四川、浙江、湖南、广东等地。此外,湖北、贵州、陕西、安徽、江苏、广西、江西、河南等地亦产。福建产者肥大肉厚、色带红,习称红梅。重庆綦江产者亦优,习称大红梅

 

药材识别

    呈不规则的球形或偏圆形,直径1.23cm。表面棕黑色至灰黑色,皱缩,凹凸不平,于放大镜下可见细毛茸,基部有明显的凹陷圆形果柄痕。果肉柔软,乌黑色或黑棕色,易剥离。核坚硬,椭圆形,棕黄色,表面密布小凹点,内含卵圆形、淡黄色种子1枚,形状及气味酷似杏仁。气酸并具有烟薰样臭气,味极酸而涩。以个大、体重、肉厚、乌黑、完整、柔润、味极酸者为佳。

 

规格标准

统货。

 

作用用途

    乌梅具有敛肺,涩肠,生津,安蛔的功能。主要用于肺虚久咳,久痢滑肠,虚热消渴,蛔厥呕吐腹痛,胆道蛔虫等证。现代临床上还用于治疗胆道蛔虫引起的胆绞痛,阴道滴虫,骨质增生,慢性支气管炎等。

 

用法推荐

1)医师处方用量612g,多入丸散用;外用适量,研末敷患处。

2)乌梅1枚、花椒7粒。水煎即刻服,用于呃逆。

3)乌梅3枚。水煎即刻服。用于蛔虫病引起的呕吐清水。

4)乌梅12g、冰糖15g。水煎即刻服,用于呕吐。

5)乌梅1枚、大枣3枚、杏仁7粒、白胡椒7粒。共研为末,男患者用白酒为引冲服,女患者用醋为引冲服,112次。用于胃寒疼痛。

6)乌梅3枚。打碎,水煎即刻服。用于便血。

7)乌梅肉100g(炒焦)、僵蚕50g(炒黄)。共研为末,米醋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次40丸,空腹时用醋汤送下,112次。用于便血。

8)乌梅25g、当归40g、甘草40g、大枣5枚、大麦100g。每日1剂,水煎分23次煎服。用于过敏性紫癜。

9)乌梅10g、白糖适量。乌梅洗净,去核,加水适量,煎煮15分钟,加入白糖,冷却后饮用。用于消渴,烦热口渴等。

10)乌梅150g、金银花10g、菊花10g、玫瑰花10g、五味子10g、麦冬15g、冰糖适量。先将乌梅洗净,去核,放入砂锅中,加水适量煮烂;再将其余各药加入煮沸,然后去渣取汁。在汁中加入冰糖搅匀,晾冷后饮用。有清热敛阴,生津止渴的功能。用于温病发热,暑热干渴等。

11)乌梅5g,防风8g,当归8g,白糖适量。先将乌梅洗净,与防风、当归、同放入杯中,用沸水冲泡饮用。有收敛生津的功能,用于过敏性肠炎所引起的泄泻。

12)乌梅2g,诃子3g2药洗净,放入茶杯中,用沸水冲泡,温服,每日56次。用于幼儿久泻不止者。

13)乌梅12g、白芍12g、酸枣仁12g。每日1剂,水煎分3次服。用于自汗,盗汗。

14)乌梅炭60g。水煎服。用于崩漏。

15)乌梅22g。将乌梅炒焦,研末,每日早晨服6g。用于白带异常。

16)乌梅30g、蜈蚣30g、全蝎30g、紫硇砂15g、麝香0.3g、冰片3g。共研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重6g1日含化23丸。用于食道癌。

17)乌梅30g、生地30g、白芍15g。水煎服。用于鼻衄。

18)乌梅50g、吴茱萸50g、大黄50g。共研细末,每次5g1日服23次。用于胆道蛔虫病。

19)乌梅35个、陈醋适量。捣如泥,待用温水将鸡眼处泡软,削去厚皮后涂药糊,外用胶布贴盖,隔日换药1次。用于鸡眼。

20)乌梅120g(去核)、食盐2g。乌梅肉用水煎熬成膏,加入食盐调匀,涂于鸡眼处,外用胶布贴盖。用于鸡眼。

21)乌梅肉、蓖麻子各等量。共捣烂,涂于患处,外用胶布贴盖,1日换药1次。用于鸡眼。

22)乌梅60g、蛇床子15g。水煎,取汁,趁热熏洗阴部,11次,7天为一疗程。用于阴道滴虫。

23)乌梅100g、陈醋适量。将乌梅焙黄,研为细粉,加入陈醋调成膏状,敷于患部,外用热砖熨之。用于骨质增生。

24)乌梅5g、罂粟壳2g、阿胶5g、甘草3g。共置入茶杯内,倒入刚沸的开水,盖严杯盖,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(饮用时,先用汤匙搅拌药液,使阿胶完全溶化),每剂泡1次,每日上、下午各泡服1剂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所见久咳不已,痰少易咯,神疲气短,汗多易感冒等。

25)乌梅5g、诃子5g、党参5g、生地5g。乌梅和诃子砸碎,党参和生地切成小碎块,共置入茶杯内,倒入刚沸的开水,盖严杯盖,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,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,直至无味,每日上、下午各泡服1剂。用于声音嘶哑,不能言语,气短汗出,咽干嗓痛等。

26)乌梅5g、肉豆蔻3g、党参5g、炮姜3g。乌梅和肉豆蔻砸碎,党参和炮姜切成小碎块,共置入茶杯内,倒入刚沸的开水,盖严杯盖,浸泡20分钟左右即可代茶饮用,可反复加入沸水浸泡数次,直至无味,每日上、下午各泡1剂。用于慢性肠炎症见久泻不已,日泻数次,气短神疲,面色无华,肢冷畏寒等。

 

使用注意

表邪、实热积滞者不宜用。

 

加工制作

    乌梅炭:取乌梅除净杂质,入锅内,用大火加热,不断翻动,炒至表面呈焦黑色,内部焦黄色或焦褐色,放冷即成。乌梅肉:取乌梅除净杂质,水洗,湿毛巾包严,润软,撕下外层净肉即可。

 

保存条件

    本品富含糖分及有机酸,易吸潮。保存中应注意防潮,放置于阴凉干燥处为好。

 

 

收藏 推荐 打印 | 录入:yuan | 阅读:
相关新闻      
本文评论   [发表评论]   全部评论 (0)
热门评论
商务合作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意见反馈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