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理分站:
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: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
背景:
阅读新闻

60.鱼鳔

[日期:2012-08-01] 来源:  作者:佚名 [字体: ]

   60.鱼鳔

    鱼鳔又名鱼肚、鱼胶、鱼鳔胶。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、小黄鱼或鲟科动物中华鲟、鳇鱼等的鱼鳔。鲟鱼、鳇鱼的鱼鳔称为黄唇肚黄鲟胶。主产于浙江、福建、上海等地。

 

药材识别

    干燥的鱼鳔多压制成长圆形的薄片,淡黄色,角质状,略有光泽。黄鱼的鳔较小;鲟鱼及鳇鱼的鳔大,并附有垂带2条。质坚韧,不易撕裂,裂断处呈纤维性。入水易膨胀,煮沸则几乎全溶,浓厚的溶液冷却后凝成冻胶,粘性很强。气微腥,味淡。

 

规格标准

均为统货。

 

作用用途

    鱼鳔具有补肾益精,滋养筋脉,止血,散淤,消肿的功能。主要用于肾虚滑精,产后风痉,破伤风,吐血,血崩,创伤出血,痔疮等证。

 

用法推荐

   1)医师处方用量915g,煎汤内服或熬膏研末入丸散。外用溶化涂敷。

   2)鱼鳔500g(面粉炒)、沙蒺藜200g、当归200g(酒洗)、肉苁蓉200g(酒洗,去鳞)、莲须200g、菟丝子200g(酒洗)。共研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次服610g,早、晚各服1次。用于肾水不足,阴虚血虚之证。

   (3)鱼鳔30g。蛤粉炒后研为细末,用蝉蜕5g煎汤送服。用于滋养筋脉。

   (4)鱼鳔30g、皂矾30g、朱砂10g。先将鱼鳔用面粉炒黄、皂矾炒黄,与朱砂共研为细末,每次服10g12次,热酒送服。用于癫痫。

   (5)鱼鳔100g、法半夏30g、枯矾10g、血竭2g、雄黄2g、朱砂3g、大蒜5头。先将前6味药共研为细末,再将大蒜捣成泥状,与药末调制成丸,如黄豆大,每次7粒,12次,开水送服。用于癫痫。

   (6)鱼鳔60g、枯矾10g、朱砂6g、天竺黄15g、白酒10g。先将鱼鳔焙干,与其余药共研为细末,炼蜜为丸如麻子仁大,每次10g12次,白酒送服。用于癫痫。

   (7)鱼鳔适量。用麻油炸酥,研碎,每次6g13次,开水送服。用于辅助治疗食道癌,胃癌。

   (8)鱼鳔30g、麝香少许。鱼鳔烧存性,加入麝香少许,每服6g,白酒送服。用于风入子脏之产后抽搐强直,或破伤风。

   (9)鱼鳔18g、荆芥12g、黄蜡10g、防风10g、艾叶10g、黄酒120g。上药加水1000mL,用文火煎取浓汁250mL,趁热顿服药汁(老人、儿童减半)。用于破伤风。

   (10)鱼鳔适量。炙黄研为细末,甘蔗汁调服。用于呕血。

   (11)鱼鳔适量。炙黄研为细末,同鸡子煎饼,白酒送服。用于崩漏下血。

   (12)鱼鳔适量烧存性,用白酒和童便调服1015g。用于产后血晕。

   (13)鱼鳔适量、新绵适量。鱼鳔炒制,新绵烧灰,每服6g,米汤送服。用于倒经(经血逆行)。

   (14)鱼鳔适量。炙黄研为细末,沙糖调,每日服9g。用于痔疮。

   15)鱼鳔适量。溶化后涂敷伤处。用于创伤出血。

   16)鱼鳔50g、猪蹄2只。加水共炖熟,酌加食盐调味,12次适量服用。用于白带异常。

   17)鱼鳔3g、蝉蜕3g、僵蚕3g、血竭3g。水煎服。用于脐风。

   18)鱼鳔适量。烧存性,研为细末,临睡时用白酒和葱汁送服9g。用于头风。

   19)鱼鳔30g(用香油炸黄)、艾叶30g、荆芥15g、黄酒500g。将上药共加水500mL,煎取浓汁250mL内服,每日1剂,连服3剂。用于狂犬咬伤。

 

使用注意

 胃呆痰多者忌服。

 

加工制作

    制鱼鳔胶:取蛤粉或滑石粉(亦有用面粉者)置锅内,用文火炒热,放入鱼鳔胶块,拌炒至鼓胀松泡时,取出,筛去蛤粉等,放凉。鱼鳔与辅料的比例为1∶0.3

 

保存条件

置干燥处,防潮,防蛀。

 

 

收藏 推荐 打印 | 录入:yuan | 阅读:
相关新闻      
本文评论   [发表评论]   全部评论 (0)
热门评论
商务合作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意见反馈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