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7.羚羊角
羚羊角又名羚角、羚羊角粉,羚羊角片。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雄兽的角。主产于新疆西北部、俄罗斯等地。
药材识别
呈长圆锥形,略呈弓形弯曲,长15~33cm。类白色或黄白色,基部稍呈青灰色。嫩枝透视有“血丝”或紫黑色斑纹,光润如玉,无裂纹,老枝则有细纵裂纹。除尖端部分外,有10~16个隆起环脊,间距约2cm,用手握之,四指正好嵌入凹处。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,直径3~4cm,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,习称“骨塞”。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/2或1/3,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,从横断面观,其结合部呈锯齿状。除去“骨塞”后,角的下半段呈空洞,全角呈透明,对光透视,上半段中央有1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,习称“通天眼”。质坚硬。气无,味淡。以质嫩、色白、光润、内含红色斑纹(习称“血丝”)、无裂纹者为佳。
规格标准
现行规格标准分:①大枝羚羊角:每枝重200~250g,底部直径约3cm,角肉丰满。②小枝羚羊角:每枝重30~180g,长10~15cm角短小而壮满。③老角(老劈柴、倒山货):系大枝中年久枯萎或死后遗留的角,外形干枯。④羚角尖:锯下的角尖,品质最佳。⑤羚羊角粉:羚羊角研成的粉。⑥进口品:分大枝和小枝两大类。现多为统装进口,国内将其分为1~4等及等外5个等级。
作用用途
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风,清肝明目,散血解毒的功能。主要用于高热惊痫,神昏痉厥,子痫抽搐,癫痫发狂,头痛眩晕,目赤翳障,温毒发斑,痈肿疮毒等证。本品属贵重药,多为散剂吞服或冲服。
现代临床上还用于治疗流脑、乙脑、中毒性痢疾、中毒性肺炎等病的高热惊厥。
用法推荐
(1)医师处方用量1~3g,宜单煎2小时以上。磨汁或研粉服,每次0.3~0.6g。
(2)羚羊角10g、黄连5g、白酒适量。将前两味药共研为细末,每次1g,1日2次,白酒冲服。用于头痛。
(3)羚羊角6g、川贝母20g、朱砂12g、胆南星12g、没药15g、乳香15g、琥珀15g、天竺黄15g、栀子15g、牛蒡子25g、蜈蚣6g、薄荷30g、全蝎30g、菊花30g、钩藤30g、生龙骨30g、生石决明30g。共研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重9g,每次1丸,1日2次,开水送服。用于癫痫。
(4)羚羊角3g、菊花20g、草决明25g、石决明25g、五味子12g、夏枯草12g。每日1剂,水煎,代茶频饮。用于慢性单纯性青光眼。
(5)羚羊角粉0.5g(冲服)、知母6g、川贝母6g、金银花12g、连翘12g、黄芩12g、石韦10g、茜草10g、生地15g、玄参15g。水煎服。用于流行性出血热。
(6)羚羊角粉1g(冲服)、升麻12g、杏仁12g、枳实12g、乌梅12g、黄芩12g、桂枝12g、甘草12g、防风18g、当归18g、大枣18g、菟丝子18g、独活18g、陈皮18g。每日1剂,水煎分3~4次服。用于半身不遂,风湿麻木,瘫痪。
使用注意
为咸寒之品,无火热者不宜用。
加工制作
羚角片、粉:取原药材,除去骨塞,用温水浸润,创成纵向薄片,晾干。或者锉碎,研成细粉。
保存条件
置阴凉干燥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