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各种病因使心脏舒缩功能减迟,导致在休息或正常活动下.心搏出量不能满足周身循环及组织代谢需要,而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,主要表现为肺静脉淤血、体静脉充血及心功能减退等三方面征象.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危重急症。
造成心力衰竭的原因,在婴幼儿时期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多见,其他如病毒性或中毒性心肌炎、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、心糖原累积症等也是重要原因.而支气管肺炎、毛细支气管炎为最肯见的诱发因素儿童时期以风湿性心脏病、急性浮炎较为常见。
有哪些症状
除原发病的范状和体征外,存在以下心力衰竭的表现。
1.心功能不全表现:有气促、心慌、咳嗽,尿量减少,浮肿.上腹部胀痛,食欲不振,多汗,精神委靡,烦躁不安,体检有心动过速,心脏扩大,舒张期奔马律.末梢循环不良等。慢性心衰患儿多有生长发育障碍。
2. 右心衰竭表现:有肝脏肿大伴触痛,颈静脉怒张,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,凹陷性水肿,重者伴有腹水,胸水,婴儿可出现轻度黄疸。
3. 左心衰竭表现:呼吸急促浅表,呼吸困难,咳泡沫样血痰与紫绀,严重者端坐呼吸(婴儿常表现为直立抱起或半卧位时呼吸困难减轻),肺部可闻及喘鸣音及多量湿性罗音。心功能如何分级
1级:心脏病患儿仅有体征而无症状;
2级:思儿活动轻度受限.仅活动量较大时才出现症状。
3级:患儿活动明显受限,活动稍多时即出现旋状。
4级:安静休息时也有症状。
如何诊断
1.安静时心率增快、婴儿超过180次/分,幼儿超过160次/分,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者c
2 呼吸困难.青紫突然加重.安静时呼吸达60次/分以上。
3 肝大在肋下3厘米以上,或在密切观察下短时间内较前增大,而不能以横肠下移等原因解释者。
4.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。
5.突然烦躁不安,面包苍白或发灰,而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。
6.尿少,下肢俘肿.已除外营养不良、肾炎、维生素BI缺乏等原因造成者。前三项为临床诊断的主要指猿,应结合其他各项综合分析。
如何治疗
基本方一
炙黄芪15克,黑附块(先煎)9克,丹参15克,桂枝6克,麦冬、茯苓、白术各12克,葶苈子(包)30克,五味子4.5克,益母草30克,生晒参(另煎)3克。
*胸闷痛.加旋覆花(包)12充,降香3克;
*心悸不寐,加紫石英]5克.琥珀粉(冲服)15克;
*便溏纳呆,加山药32克,炒扁豆12克;
*多汗、加龙骨(先煎)15克.牡蛎(先煎)15克。
上药加水煎煮2次,药液混合均匀,分2次服用,每日1剂。
用于心力衰竭急性期。
基本方二
炙黄芪12克,党参12克,炒枣仁12克.茯苓12克,阿胶(烊化,冲服)9克,麦冬9支.白术9克.炙甘草9克,丹参15克,川桂枝6克,远志4.5克.
*汗出,失眠,加五味子9克。陈小麦9克,绿豆衣6克;
*便秘,酸枣仁改为柏子仁,并冲服适量蜂蜜;
*惊悸多梦,耳鸣.眩晕,加磁朱九(包.先煎)12克,女贞子12克;
*食少或少食即饱,加砂仁6克,谷芽9克。
上药加水煎煮2次,药液混合均匀,分2次服用,每日一剂。
用于心力衰竭缓解期。
基本方三
桑白皮12克,金银花15克,前胡12克,浙贝母12克,葶苈子15克,车前子(包煎)30克,茯苓30克,鱼腥草20克,黄精15克,麦冬12克,黄芩12克,虎杖12克。
上药加水煎煮2次.药液混合均匀,分2次服用,每日1剂。
有哪些单验方
1. 三年以上的白雄鸡一只,沉香60,山楂50克,杀鸡时取新鲜鸡血与内服,与两药共捣如泥.晒干研为细末,每次服6—10克,每日2次,早、晚服为宜。
说明:此药腥味较大,不宜用白开水送服,以免引起恶心呕吐,可用面粥裹服之。
2.万年青根15克.人参(另煎)lo克、制附子(先煎)3克之冬15克,五味子5克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3.葶苈子10克,大枣10克,水煎,分2次服用,每日1剂.
特别提示
1. 心力衰竭轻度可一般活动,限制其剧烈活动;中度则需卧床休息至心衰控制后逐渐活动;重度需卧床休息,采用平卧或半卧位:
2.饮食给予易消化和富有营养的食物.每次进合量应少些,婴儿喂切应少量多次。
3.注意冷暖,预防上呼吸道感染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