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指骨组织受到细菌侵袭而引起的急性炎症。常见于儿童骨生长活跃时期,发病年龄为3—15岁,男女之比为4:1。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。
有哪些症状
1.有化脓感染灶,多以脓毒血症症状出现,起病急,高热,常达39-40℃。全身较衰弱无力,寒战,重者呕吐、惊厥、谵语,甚至昏迷,还可合并心肌炎、心包炎,重者危及生命。
2.发病部位多在胫骨上端、股骨下端,少数在髂骨、肱骨。髂腔感染使腔内压力增高,表现患肢剧痛,被动活动时啼哭,幼儿拒动患肢,早期常不能指出具体疼痛部位。
随着炎症发展,病灶区皮温增高,压痛,脓肿穿破皮质可见皮肤水肿、发红,骨膜下脓肿形成后,压痛局限而显著。
骨膜下脓肿破溃侵犯软组织,则迅速形成蜂窝织炎,局部红、肿、热、压痛明显,脓肿形成则有波动。
3. 急性骨髓炎邻近关节可有反应性关节积液,关节活动受限。
如何诊断
早期局部体征少,加之患儿不能指出疼痛部位,X线照片又可无阳性发现,诊断比较困难。注意骨髓炎好发部位,多次物理检查能及早发现
如何治疗
金银花30克,蒲公英30克,紫花地丁30克,野菊花20克,半边莲30克,蚤休30克,生地黄30克,当归12克.赤芍12克,黄连10克,栀子10克。
*热甚,加生石膏30克,知母10克,大青叶30克,白花蛇舌草30克;
*口渴,加天花粉30克;
*便秘.加生大黄10克;
*痛甚,加乳香10克,没药10克;
*化脓时,加炮甲珠15克,皂角刺10克,黄芪30克。
上药加水煎煮2次,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,分2次服用,每日1剂。
有哪些单验方
1.大黄90克,雄黄30克,蒲黄(包煎)150克,黄连50克,黄柏100克,共研细末,用酒调成糊状,外敷患处,每日3-4次。
2.玄参15克,金银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赤芍、丹参、陈皮、生甘草各9克,象牙粉3克。水煎,每日1剂,分3次服。同时外敷赛金化毒散,每日3次。
3. 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甘草、海藻各30克,香油500毫升,黄丹250克,前5味药浸入香油5-7天后,入锅内文火煎熬,至药枯浮起为度,离火片刻去渣,然后将黄丹逐渐加入锅内,边加边搅,至乌黑漆亮,滴水成珠为度,摊于牛皮纸上备用。用时将膏药加热贴于患处,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。
特别提示
1.卧床休息,以保持患肢功能位和减少体能消耗。鼓励患者多饮水,并给高热量、高蛋自、富含维生素的食物。
2.限制患肢活动,以减轻疼痛,防止病理性骨折和关节畸形。制动的肢体应加衬垫,防止局部压疮。
3. 急性炎症控制后,可根据患者全身情况,进行制动肢体的功能锻炼,防止肌肉萎缩。开始可做肌肉舒缩活动,循序渐进逐渐过渡到关节活动。家人可被动活动患肢上下关节,但应注意不可用力过猛,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。
4.病情稳定后,x线证明病变已恢复正常时,开始下地负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