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理分站:
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: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
背景:
阅读新闻

谷雨食疗养生篇

[日期:2009-02-25] 来源:唐汉中医药网  作者:未知 [字体: ]

常见病谷雨调治法  

  谷雨节气以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,如肋间神经痛、坐骨神经痛、三叉神经痛等等,也是胃痛、胆囊炎、痈之类的疾病多生发时节。在这里提醒朋友们一旦发病不要紧张,可根据不同的病因,对症治疗。在此,我们为大家提供如下几类疾病的调治方法:

胃痛

  春季气候变化大,如果身体不能适应这一季节的气候变化,或是饮食不当,都易使肠胃受损,所以这一时期也是胃病的易发期。

  佛手茶

  用料:鲜佛手12~15克。

  制用法:将佛手洗净切片,放人杯中,用开水冲泡,代茶饮用。每日2剂

  功效:芳香理气、健胃止呕、止痛。

  适应症:肝胃气痛(包括慢性胃炎、胃神经痛等)。

  大茴香酒

  用料:大茴香9克,黄酒适量。

  制用法:将大茴香加酒煎服。每日1~2剂。

  功效:行气暖胃:调中止呕。

  适应症:胃气痛。

  萝卜生姜汁

  用料:萝卜、生姜各适量(萝卜10份,生姜1份),食盐少许。

  制用法:将萝卜、生姜洗净捣烂,取汁,加食盐调匀。每次服150毫升,每日2—3次。  

  功效:宽中下气、和胃止痛。  

  适应症:胃脘部阵发剧痛、腹胀等。

  老姜红糖膏

  用料:老姜、红糖各610克。  

  制用法:将老姜洗净,捣烂取汁,隔水蒸沸,加入红糖令溶即成。每日1剂,2次分服。

  功效:温中散寒、和胃止痛。

  适应症:胃寒疼痛。  

胆囊炎

  大多数胆囊炎的发生,都因胆囊内存在着结石,阻塞了胆囊管,使胆汁排出不畅,继而发生细菌感染,形成胆囊炎。春季也需多注意此类疾病的调治。

  蒲公英汤

  用料:鲜蒲公英60-90克。

  制用法:水煎服。每日l剂,连服15日为1个疗程。

  功效: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。  

  适应症:急性及亚急性胆囊炎、肋间痛、寒热、呕吐、便秘。

  茵陈蒿玉米须汤

  用料:茵陈蒿、玉米须各30克。  

  制用法:水煎服。每日1剂。

  功效:清热利湿、消肿。

  适应症:胆囊炎、胆结石。

  李子粥

  用料:李子120~150克,大米100克。

  制用法:将李子洗净,去核切块,加入将熟的大米粥内,再煮数沸即成。每日1剂。  

  功效:清肝涤热、生津利水。  

  适应症:胆囊炎、肝硬化腹水等。

  泥鳅方

  用料:活泥鳅2条。

  制用法:将泥鳅洗净,用刀取其背上之肉,切块,生吞服,以温开水送下,每日2-3剂。

  功效:温中益气、祛湿解毒。

  适应症:急性胆囊炎。

三叉神经痛

 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一定的部位出现阵发性、短暂性剧烈疼痛。本病多发生于面部一侧的额部、上颌或下颌部。疼痛常突然发作,呈闪电样、刀割样难以忍受。春季如感受风寒之邪,会聚于面部经络,致使经络拘急收引,气血运行受阻,而突然疼痛。

  用料:当归50克,白酒500毫升。

  制用法:将当归浸入白酒内,密封贮存,每日摇荡1次,15日即成。每次服15~20毫升,每日2次。  

  功效:补血、活血、止痛。

  适应症:三叉神经痛。

  核桃白糖酒

  用料:核桃仁5枚,白糖50克,黄酒50毫升。

  制用法:将核桃仁捣烂,与白糖、黄酒共置锅内,煎沸即成。每日1剂,2次分  服。

  功效:补肾强腰、健脑。  

  适应症:三叉神经痛。

  丹参粥

  用料:丹参30克,粳米50克。

  制用法:将丹参水煎取汁,兑人已煮熟的粳米粥内,再煮一二沸即成。每日1  剂。

  功效:活血祛淤、止痛。  

  适应症:三叉神经痛。

  茄根防风桃仁汤

  用料:茄子根15克,防风、桃仁各12克。  

  功效:行气活血、散风消肿。

  适应症:三叉神经痛。

面神经麻痹

  面部神经麻痹又叫面瘫,该病起病急骤,其表现为口眼歪斜、言语不清、口角流涎等,中医称之为“中风”。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脑血管阻塞、面部血液循环不畅、患部神经传导失调所致,在忽冷忽热的时节易因风寒之邪侵犯面而发病。

  鳝鱼血外用方

  用料:鳝鱼鲜血适量。

  制用法:将鳝鱼血涂于面部,左歪涂右颊,右歪涂左颊。每日2—3次。

  功效:通血脉、祛风痹。  

  适应症:颜面神经麻痹、口眼喁斜。

  千金子外用方

  用料:千金子5粒,米醋适量。

  制用法:将千金子研为细末,以米醋调匀,敷于患处。每日1—2次。  

  功效:逐水消肿、杀虫。  

  适应症:面神经麻痹。  

  马钱子外用方

  用料:马钱子适量。

  制用法:将马钱子研为细末,加水调湿,摊于纱布上,敷于患侧面部。7~10日换药1次,连续使用直至病愈。

  功效:散血热、消肿、止痛。

  适应症:面神经麻痹。

 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,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,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,中医称为疽。颈部痈俗称“对口疮”,一般从背部底部开始。

  野白菜外用方

  用料:鲜野白菜(江南野菜,又名白地黄瓜、黄瓜菜等)适量,食盐少许。

  制用法:将野白菜洗净切细,加食盐少许,捣烂后敷于患部,每日2~3次。

  功效:清热解毒、排脓消肿。

  适应症:痈疽、疔疮。

  番薯外用方

  用料:番薯(又名甘薯、白薯)适量。

  制用法:将番薯洗净捣烂,敷于患处。每日2-3次。

  功效:止血、止痛、防腐、消炎。

  适应症:痈、疮溃烂疼痛出血。

  赤小豆外用方

  用料:赤小豆、蜂蜜各适量。

  制用法:将赤小豆捣碎,研为细末,以蜂蜜调涂患部,干即更换。

  功效:清热解毒、润燥消肿。

  适应症:痈肿、热疖。

  绿豆汤

  用料:绿豆150-200克。

  制用法:将绿豆加水煮汤服用。每日l剂。

  功效:清热解毒、利尿消肿。  

  适应症:痈肿热毒、发热尿闭。

收藏 推荐 打印 | 录入:tanghan | 阅读:
相关新闻       四季食疗养生 
本文评论   [发表评论]   全部评论 (0)
热门评论
商务合作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意见反馈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