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理分站:
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: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
背景:
阅读新闻

走罐疗法

[日期:2009-02-09] 来源:  作者:未知 [字体: ]

        (肩周炎、腰肌劳损、背部劳损、股外侧皮神经炎)

        走罐疗法是以杯罐作工具,在杯罐口及病变部位涂以适量润滑剂,先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,产生负压,使之吸着于皮肤,然后用手推动杯罐在病变部位来回滑动,从而使皮肤产生潮红或郁血现象,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。

        本疗法由古代拔罐疗法发展而来,为拔罐疗法中的一种,又可称为推罐疗法,现代应用较为广泛。

        【操作方法】

        一、工具

        火罐的种类与型号多(可参阅“拔罐疗法”),现今临床一般使用大、中型玻璃火罐进行走罐者居多。

        二、操作

        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,涂上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,再将罐拔住。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底,稍倾斜,在罐口后半边着力,前半边略提起,循着上、下、左、右方向推移,或以顺、逆时针走向推动,至走罐部位的皮肤红润、充血甚或出现瘀血斑时,才将罐起下。

        走罐疗法一般分为局部走罐和循经络走罐两种。

        1.局部走罐 以病变部位子中心,进行较小范围的上、下、左、右旋转推行。如肩周炎,可以在肩部作顺逆时针走向的缓慢旋转。

        2.循经走罐以与病变相关联的经脉为主,进行较大范围的循经走罐治疗。如腰肌劳损,即循经过腰部的督脉经和膀胱经作上下往返移动的走罐治疗。

        【主治病症】

        本疗法适宜于肩周炎、腰肌劳损、背部劳损、臀上皮神经炎,股外侧皮神经炎等疾病。

        一、肩周炎

        取坐位,局部涂以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,以肩峰端为中心,拔罐后,向四周作环行推动,要求缓慢,不用蛮力,以局部皮肤潮红或紫红为度。每周2次,5次为1个疗程。

         二、腰肌劳损

        取卧位,腰部涂上凡士林或其他润滑油,以脊柱两旁膀胱经循行路线为走罐部位,由上至下,再由下至上,先第一侧线旁开1.5寸,再第二侧线旁开3寸,由左至右推行,以皮肤呈紫红色时为度。

        三、背部劳损

        取坐位或卧位,背部涂上凡士林或润滑油,以肩胛骨冈下窝为中点,向上、下、左、右或作环形之走罐运动,见皮肤有郁血现象后起罐。

        四、股外侧皮神经炎

        取卧位,在罐口和病变部位涂上凡士林,然后拔上玻璃罐,由膝外侧髋骨上缘(约梁丘穴的位置),缓缓推罐奎腹股沟处,再由腹股沟处向外推至髂前上棘,而后向下,回到梁丘穴处,重复上述动作,直到皮肤见潮红为止。一般隔日1次,10次为一个疗程。

        【注意事项】

        1.本疗法应用于面积较大,肌肉丰厚之部位,走罐前,在罐口或皮肤上涂上凡士林之类的润滑油,一则便于推动,减少疼痛;二则避免皮肤损伤。

        2.拔罐时,动作缓慢,用力均匀,要求罐口有一定的倾斜度,即后半边着力,前半边略提起,这样上、下、前、后、左、右地移动,就不会产生较大的阻力。

        3.走罐疗法宜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子,罐口要求圆、厚、平滑,最好使用玻璃罐。

        4.皮肤有过敏、溃疡、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,不宜使用本法。

        5.年老体弱多病者,慎用本法。

        6.拔罐和起罐的注意事项参见“拔罐疗法”。

 

 

收藏 推荐 打印 | 录入: | 阅读:
相关新闻      
本文评论   [发表评论]   全部评论 (0)
热门评论
商务合作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意见反馈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