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操作方法】
一、手部划线
手部划线是手针定位的基础。为了准确定位,便于取穴治疗,特按一定的生理标志,将手部划分出以下11条定位线。
1.阴阳分线沿手部桡侧、尺侧正中赤白肉际所划之线,也就是手掌面与手背面的分界线。手的掌面为阴,背面为阳,阴阳分线处的部位为阴阳面。
2.掌I线在手掌面桡侧。由第1指尖端正中经指骨、掌骨正中,止于腕横纹桡侧1/6与尺侧5/6交际点。
3.掌Ⅱ线在手掌面偏桡侧。由第2指尖端正中经指骨、掌骨正中,止于腕横纹桡侧1/3与尺侧2/3交际点。
4.掌Ⅲ线在手掌面正中。由第3指尖端正中,经指骨、掌骨正中,止于腕横纹正中点。
5.掌Ⅳ线在手掌面偏尺侧。由第4指尖端正中,经指骨、掌骨正中,止于腕横纹桡侧2/3与尺侧1/3交际点。
6.掌v线在掌面尺侧。在第5指尖端正中,经指骨、掌骨正中,止于腕横纹桡侧5/6与尺侧1/6交际点。
7.手背I线在手背面桡侧,与掌I线相对。
8.手背Ⅱ线在手背面偏桡侧,与掌Ⅱ线相对。
9.手背Ⅲ线在手背面正中,与掌Ⅲ线相对。
10.手背Ⅳ线在手背面偏尺侧,与掌Ⅳ线相对。
11.手背v线在手背面尺侧,与掌V线相对。
二、穴区的命名
手上存在3个人体缩影:
其一,是头部位于中指之上、朝着指端方位的俯伏在手背面的一具人体缩影,我们命其为“手伏象”穴区。与该区域相对照的手掌面部位,称为“手伏脏”穴区。
其二、三,是两具头部朝向近心方位,分布在手背面的人体缩影。因为它们的图像恰好与“手伏象”分布方向相反,所以,称为“手倒象”穴区。“手倒象”的掌面部位,称之“手倒脏”穴区。这两个穴区中,一个位于手的桡侧的穴区系统,命名为“桡倒象”、“桡倒脏”;另一个在手尺侧的穴区系统,命名为“尺倒象”、“尺倒脏”。
三、穴区的定位
由上可知,手象针穴区,主要是由手伏象、手伏脏、桡倒象、桡倒脏、尺倒象、尺倒脏6部分组成。各部分详细定位如下。
1.手伏象就是人的整体缩影,分别在手背侧面各掌骨之上的反应区域。
在左手上:背Ⅳ线尺侧手背面,为左手伏象穴区系统的左半侧躯体的缩影。反之,桡侧为右半侧躯体。
在右手上:背Ⅳ线尺侧手背面,为右手伏象穴区系统的右半侧躯体的缩影。反之,桡侧为左半侧躯体。
(1)头颈:位于第3指各节背侧面。由指端至第3掌指关节,
顺序为头顶、后头和项部的缩影,以头顶的正中沿着背Ⅳ线的正中,左右两侧对称分布。
(2)躯干:在第3掌骨的背侧面,以躯干正中沿着手背Ⅳ线左右对称分布。掌指关节相当于颈胸椎之交界(大椎穴位)处,掌腕关节相当于尾骶骨(长强穴位)处。躯干划分为三段,即背、腰、臀三部,背部约占总长3/7,腰部占2/7,臀部占2/7。
(3)上肢:左右上肢在两手上分布的位置基本相同。但两手上各所代表着手伏象的左右上肢,恰好相反而又重合。
左上肢:在左手上,是第4手指的部位,在右手上,是第2手指的部位。
有上肢:在左手上,是第2手指的部位,在右手上,是第4手指的部位。
第2、4掌指关节处,相当于肩部;1与2指间关节处,相当 f肘部;2与3指间关节处,相当于腕部。
手部2、4指末端,相当于手指。
(4)下肢:两手部位上所代表手伏象的左右下肢,刚好交叉相反,而又相互重叠。
左下肢:左手上是第5指,右手上是第1指。
右上肢:左手上是第1指,右手上是第5指,分别沿手背I、 V线对称分布。
1.髋部:分别位于第1、5掌指关节处。拇指1、2节间关节处,相当于膝部,2、3节间相当于踝部。但拇指是两个指节,第2节不明显,故踝部定在指甲根部两侧。小指1、2间关节处,相当于膝部;2、3节间关节处,相当于踝部。
2.手伏脏手伏脏与手伏象,以阴阳分线为界,二者结合构成一个人的整体,即手伏脏为手伏象整体缩形之屈收面,内脏在手掌面的反应区域或部位,其各部位基本与手背面手伏象部位相互对照。
3.桡倒象就是人的整体缩形在手背面桡侧第1、2指骨,第 l、2掌骨,手舟状骨,大多角骨和桡骨茎突之上的反应区或部位。心为反应系统的头部位于手的近侧面,正与分布在手远侧面的手伙象头部呈倒置状,故称为“桡倒象”。桡倒象是沿着手背Ⅰ、Ⅱ线分布的。
在左手上:背I、Ⅱ线的尺侧为桡象躯体的左半侧部位。反之,桡侧为右半侧部位。
在右手上:背I、Ⅱ线的尺侧为桡象躯体的右半侧部位。反之,桡侧为左半侧部位。
(1)头部:沿着背I线的延长线分布于桡骨茎突之上。头部宽在背Ⅱ线与桡侧阴阳分界线之间区域。头部长是宽的1倍半。
(2)颈部:沿着背I线,分布于手舟状骨和大多角骨之上,由近侧面向远侧面依次为第1~6颈椎。
(3)躯干:分背部、腰部和臀部。
背部:位于第1掌骨之上,以后背脊柱正中沿着手背I线分布,由近侧向远侧依次为第12~1胸椎。背部可再划分为上、中、下三段,各分段占纵长1/3。
腰部和臀部:位于第2掌骨之上,以腰、臀正中沿背Ⅱ线分布,由近侧向远侧依次为第1~5腰椎、髋骨、尾骨。腰部、臀部各占纵长1/2区段。
(4)上肢:
左上肢:在左手上,位于背I线尺侧面。在右手上,位于背I线桡侧面。
右上肢:在左手上,位于背I线桡侧面。在右手上,位于背I线尺侧面。
左右肩、肘、腕部,分别位于第一手指的掌指关节、1与2指间关节和指甲根部的两侧部位。
(5)下肢:左下肢:在左手上,位于背Ⅱ线尺侧面。在右手上,位于背I线桡侧面。
右下肢:在左手上,位于背Ⅱ线桡侧面。在右手上,位于背Ⅱ线尺侧面。
左右髋、膝、踝部,分别位于第二手指的掌指关节、1与2指间关节和2与3指间关节。
4.桡倒脏桡倒脏和桡倒象,组合为一个整体系统,即桡倒脏为桡倒象整体缩影之屈收面,内脏在手掌侧面的反应区域,二者以阴阳分线为界,桡倒脏各部位置与手背面桡象部位相对。
5.尺倒象就是分布在手背尺侧,即第4、5指骨,第4、5掌骨,钩骨和三角骨之上的穴区反应系统。该穴区在手上恰好与桡倒象部位大致相似。
在左手上,尺倒象人体缩影之左半侧躯体分布于手背Ⅳ线、Ⅴ线的尺侧区域,而右半侧躯体分布于手背Ⅳ线、Ⅴ线的桡侧区域。
(1)头部:位于两手背面尺骨茎突之上,其头部长是宽的1倍半。
(2)颈部:位于钩骨之上,由近侧向远侧依次为第l~6颈椎的部位。
(3)躯干:背部位于第5掌骨之上,分上、中、下三部,各占1/3。腰、臀部位于第4掌骨之上,腰部、臀部各占纵长1/2区段。
(4)上肢:左右两上肢分布于第5指的两侧,以手背v线为界。肩部位于掌指关节,肘部位于1与2指间关节,腕部位于2与3指间关节。
(5)下肢:左右下肢分布于第4指的两侧,以背Ⅳ线为分界。髋部位于掌指关节,膝部位于1与2指间关节,踝部位于2与3指间关节。
6-尺倒脏尺倒脏为尺倒象的整体缩影之屈收面,内脏在手掌侧面尺侧的反应区域,其各部位基本与手背侧面尺倒象部位相对。
四、作用与主治
1.手伏象、桡倒象、尺倒象为全身运动神经功能的集中反应区,主要管理和调节全身的运动功能,故称之为末梢运动中枢。临床上,主治全身的神经系统、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等疾病,及其所代表的人体伸面、背面部位的疾患。
2.手伏脏、桡倒脏、尺倒脏为全身感觉神经功能的集中反应区,主要管理和调节全身的感觉功能,故称之为末梢感觉中枢。临床上,对于全身皮肤疼痛、冷热、麻木、瘙痒等不适_之感,以及内脏疾患,疗效尤为显著。因此,主治全身皮肤感觉和内脏等疾病,以及所代表的人体屈面、腹面部位疾思。
五、取穴原则与配穴方法
在对患者的病情有正确的中医辨证及中医诊断基础上,准确地选取针刺部位,根据脏腑经络学说以及手部各“脏”、“象”穴区的不同作用与功能,选定主穴,合理配穴,一般选穴2~3个即可。
1.取穴原则
(1)相应取穴:根据人体病变发生的部位,在手象针“脏”、“象”缩形区域相同部位上取穴,相当于体针的阿是穴法。如胃痛取桡倒象的相应胃部等。
(2)仿体取穴:即模仿体针的多种取穴方法,在手象针“脏”、“象”部位上,灵活地进行辨证取穴。如左肩有病可取“桡倒象”的左肩部相应部位,也可以取“桡倒象”的右肩部针刺(左右交叉取穴法);还可以取髋关节的部位治疗(上下交叉取穴法)。“象”代表的部位有病,可取“脏”侧相对的部位补泻之;反之,“脏”侧部位有病,可针“象”侧相应穴(前病取后、后病取前、阴病取阳、阳病取阴)。
(3)同侧取穴:其一指在患病侧的手部取穴(如左侧瘫痪则在左手取穴);其二指在“脏”、“象”部位的相应病侧上选穴。如左侧肢体瘫痪主要取手伏象左下肢相应穴位。
(4)对侧取穴:其一指在患病的对侧选穴;其二指在手“脏”、“象”部位的相对病侧上交叉取穴。
2.配穴方法
(1)手伏象、桡倒象、尺倒象穴区之间的相互配用法:凡是“象”侧穴区,皆主治人体伸侧部位疾病。如腰扭伤疼痛,则取其“象”区代表部位,效果不佳时,可同时配用背面其它腰部代表点或区域治疗。
(2)手伏脏、手倒脏、尺倒脏穴区之间的相互配用法:凡是掌面的“脏”区,皆有主治人体屈侧部位疾病作用。如心绞痛患’者,针刺其“脏区”心点后仍不能完全控制疼痛时,可配合其他“脏区”同“心”点。
(3)手“脏”穴区与手“象”穴区间的相互配合法:由于人是一完整的机体,各部分功能又密切相关,如伸开手指这一动作,就体现了伸指肌和屈指肌协同活动的过程,欲使偏瘫者手指张开,则首选“象”区手指主要部位后,再配“脏”区相应部位。
(4)左手与右手相互配穴法:两手的“脏”区“象”、或一手的“脏”区与另一手的“象”区相互配合,左右手可同时取配,也可轮换配用。
(5)手象针与足象针相互配穴法:二者可同时也可轮换配用。
(6)手象针与体针相互配取穴。
(7)手象针与其他微针疗法配取穴。
六、操作
一般选28~30号的1.6~6.6cm(0.5~2寸)毫针。进针分速刺与缓刺两种方法。速刺要求针体与皮肤呈90。角;缓刺以15。~45。或90。均可。一般针尖穿透皮肤时,多用快速直刺法。进针时不捻转,进皮后如继续进针可采用直刺、斜刺、平刺等。针刺的深度可分几层,可在穴位处表皮浮刺(点刺),也可达皮内、皮下、肌肉、骨膜等。可用不同程度的提插捻转法以行针,有不同的针感如抽、麻、胀、痛、酸、困、热、重时停止行针,不留针或留20~30分钟,必要时可埋针。疗程及间隔期按病情灵活掌握,如1个疗程可3~10天,疗程间可休息几日。
【主治病症】
一般体针疗法所主治的病症用手象针也有很好的疗效。取穴可参考取穴原则。
【注意事项】
针前做好针具与皮肤的常规消毒。体质虚弱或畏针者,不宜施强捻转刺激。起针后,注意保持针眼处清洁干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