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高血压病、中风偏瘫、中风舌强不语、舌麻、舌体歪斜、木舌重舌、神经衰弱、胃肠神经官能症、心动过速、心动过缓)
舌针疗法是针刺舌体上穴位为主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。脏腑气血上营于舌,而舌与脏腑的联系又是通过经脉实现的。手少阴之别系舌本;足太阴之脉连舌体、散舌下;足少阴之脉系舌本;足厥阴之脉络于舌本;足太阳之正贯舌中;足太阳之筋,支别入结于舌本;手太阳之筋,入系舌本。舌直接或间接地与许多脏腑经络联系,脏腑经脉的病变亦可从舌反应,亦即舌不仅具有辨滋味、调声音、拌食物等生理功能,而且它和机体是一个整体,为脏腑的外候。从生理上说,脏腑精气必荣于舌;从病理上讲,脏腑气血的病变也反应于舌。基于舌与全身脏腑器官的整体联系,针刺舌上的穴位可以治疗全身疾病。《灵枢•终始》已有记载:“重舌,刺舌柱以铍针也。”
【操作方法】
一、穴位定位
1.管氏基础舌穴
(1)心穴:位于舌尖部。
(2)肺穴:位于心穴两旁3分。
(3)胃穴:位于舌面中央,心穴后1寸。
(4)脾穴:位于胃穴旁开4分。
(5)胆穴:位于胃穴旁开8分。
(6)肝穴:位于胆穴后5分。
(7)小肠穴:位于胃穴后3分。
(8)膀胱穴:位于小肠穴后3分。
(9)肾穴:位于膀胱穴旁开4分。
(10)大肠俞穴:位于膀胱穴后2分。
(11)阴穴:位于大肠穴后2分,舌根部。
(12)聚泉:位于舌面中央,肾穴前2分。
(13)上肢穴:位于肺穴与胆穴之间,舌边缘。
(14)下肢穴:位于阴穴旁开1寸,近舌边缘。
(15)三焦穴:从聚泉穴引一横线,舌尖部分统称上焦穴;通过小肠穴引第2横线,1、2横线之间为中焦穴;通过大肠穴引第3条横线,小肠穴与大肠穴横线之间为下焦穴。
(16)额穴:将舌向上卷起,舌尖抵上门齿,舌尖正下3分是穴。
(17)目穴:位于额穴斜下3分。
(18)鼻穴:位于舌边缘与舌下静脉之间,目穴下2分。
(19)耳穴:位于鼻穴斜下2分。
(20)咽喉穴:位于耳穴正下2分。
(21)海泉:将舌卷起,系下中央系带上。
(22)金津玉液:舌尖向上反卷,上下门齿夹住舌,使舌固定,舌下系带两侧静脉上,左名金津,右名玉液。
(23)舌柱:舌上举,在舌下之筋如柱上。
(24)中矩:舌上举,位于舌底与齿龈交界处。
2.舌针新穴
(1)神根穴:舌底舌下系带根部凹陷中。
(2)佐良穴:舌底舌下系带两侧肉阜近舌下腺导管开口处。
(3)液旁穴:左右舌下静脉内侧距舌根1/3处。
(4)支脉穴:左右舌下静脉外侧距舌根部分处。
二、取穴原则与配穴方法
舌针必须在辨证前提下取穴,辨证首先要验舌。主要方法是,辨色分经脉,按五行理论,五脏六腑配五色,舌色所反映的正是所属脏腑的病症。如舌见青色,主肝胆经疾患。以形态辨脏腑之寒热虚实,如舌卷挛缩,多属肝气竭绝、筋脉失养等等。
舌针的取穴原则是:“经脉所过,主治所及,体舌相应,循经定穴。”主要配穴方法有:
1.单独配穴法按照脏腑经络学说,根据疾病与舌穴相应的原理辨证取穴,用于治疗局部或全身病症,如取心穴、脾穴、金津玉液治口舌糜烂;耳穴及心穴、肾穴、额穴治不寐健忘。
2.内外配穴法 主要为舌穴与邻近腧穴相配,如胆穴配风池治疗偏头痛,中矩配廉泉治中风舌强不语等。
3.上下配穴法主要为舌穴与任督及下肢经穴相配,如膀胱穴配中极治尿急、尿痛;阴穴、肾穴配命门、关元治遗精阳痿。
4.左右配穴法主要为舌穴与四肢穴相配。
(1)同侧的舌穴与经穴相配,如右侧肺穴、咽喉穴配右侧少商,治右侧咽喉肿痛。
(2)舌穴与对侧经穴相配,如右侧上肢穴、脾穴配左侧曲池、合谷,治左上肢瘫痪、手臂肿痛。
三、操作
1.舌针治疗前,一般给予患者3%过氧化氢或1/5000高锰酸
钾液漱口,以清洁口腔。针舌面穴位,患者自然伸舌于口外。针舌底穴位,患者将舌卷起,舌尖抵住上门齿,将舌固定或将舌尖向上反卷,用上下门齿夹住舌,使舌固定;亦可由医生左手垫纱布敷料,固定舌体于口外,进行针刺。针刺可采用快速点刺进针,进针1寸左右。
2.针刺补泻法选用30号3.3cm(1寸)或5cm(1寸半)毫针,在选定穴位上,拇指向前小弧度捻转3~9次,稍停,为一度补法,一般行三度或九度补法,不留针,在捻转时,进针0.5~1分许,勿令太深。补法好似“蜻蜓点水”。选用28号3.3cm(1寸)或5cm(1寸半)毫针,在选定穴位上,进针1~2分许,拇指向后大弧度捻转6次,稍停,为一度泻法,一般行六度或八度泻法,不留针。由于进针稍深,捻转弧度较大,个别穴位可能会出血。泻法如同“蚊喙着体”。
3.舌穴刺血法一般采用26号5cm(1.5寸)长毫针,在选用穴位上快速浅刺放血。
【主治病症】
一、高血压病、中风偏瘫
用舌针疗法。取舌针新穴。也可配合体针疗法。
二、舌麻、舌体歪斜、木舌重舌、中风舌强不语
用舌针疗法。取聚泉、舌柱、心穴、脾穴,金津与玉液放血。也可配合体针疗法。除上病症外,还可治口内异味感、咽痛等病症。
三、神经衰弱、胃肠神经官能症、心动过缓或过速
用舌针疗法。取心穴、胃穴、肝穴、额穴、脾穴。也可配合体针疗法。除上述病症外,还可治膈肌痉挛。
【注意事项】
1.严格消毒,避免针刺感染或口腔污染。
2.严防毫针脱落而被患者吞咽。
3.注意针刺深度及手法。舌穴刺血严格掌握针不宜过粗,刺不宜过深,血不宜过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