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理分站:
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: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
背景:
阅读新闻

骨度分寸法

[日期:2009-01-13] 来源:唐汉中医药网  作者:未知 [字体: ]

骨度分寸法(后面观)

部位

起止点

骨度  

度量

说明

头部

耳后两完骨(乳突)之间

9

衡寸

用于量头部的横寸

背腰部

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

3

衡寸

背部腧穴根据脊椎定穴。一般临床取穴,肩胛骨下角相当第7()椎,髂嵴相当第16(4腰椎棘突)

 

肩峰缘至后正中线

8

 

下肢

臀沟至腘横纹

14

腘横纹至外踝尖

16

 

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:

    

   骨度分寸法:骨度分寸法,古称骨度法,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、长短,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。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。

    

  体表标志法: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。固定标志:是指利用五官、毛发、爪甲、乳头、脐窝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、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。比较明显的标志,如鼻尖取素髂;两眉中间取印堂;两乳中间取膻中;脐旁2寸取天枢;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。活动标志:是指利用关节、肌肉、皮肤,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、凹陷、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。如取耳门、听宫、听会等应张口;取下关应闭口。

    

  手指比量法:参见骨度分寸法。

    

  简便取穴法: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。如列缺,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,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,当示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。又如劳宫,半握拳,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1横纹上,就是本穴。

 

收藏 推荐 打印 | 录入:tanghan | 阅读:
相关新闻       针灸取穴 
本文评论   [发表评论]   全部评论 (0)
热门评论
商务合作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意见反馈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